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来源:小树洞谈光伏支架

今年第9号台风“利奇马”(超强台风级)的中心已于10日01时45分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登陆,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(52米/秒),中心最低气压930百帕。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“利奇马”登陆瞬间

(来源:NOAA)

*全文阅读预计5分钟

支架怎么一吹就倒呢

台风天,大家都选择在家里,尽量不出门。但是在户外的光伏电站却没有那么多选择,只能“坚守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而光伏支架作为稳固和支撑整个电站的设备,其抗风性能则显得尤为重要。但是台风一来,还是有很多支架“翻了肚皮”,这是什么原因呢?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小树洞曾看过一些年轻工程师所写的光伏支架计算书,其中一个错误出现的频率非常高。那就是阵风或者风振系数的选取。

 

一些工程师使用1.0来忽略阵风或者风振系数,这样会使计算的风压至少比实际值小1.4倍,最大可能是5倍。

这篇文章,小树洞就来说说这两个系数的意义和区别。

先说结论:

固定支架

按照围护结构进行设计,采用GB50009表8.6.1的阵风系数

 

跟踪系统

按照主要受力结构设计,采用风振系数,需要进行风洞测试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国标GB50009上选取的阵风系数

基本风速

先来谈谈风速,风有两种比较重要的参数,一个是“重现期”,公众号之前《千年一遇?台风是要成精了》系列已经有所介绍。另外一个就是“时距”,目前世界上风荷载规范主要有三种风速时距,3s阵风风速,10分钟平均风速,1小时平均风速。这三种风速大小可以互相进行转换。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美标提供的时距转换曲线(Durst Curve)

而不管任何规范,选取的是哪一种时距的风速,最终都会使用各种系数,来将10分钟或者1小时的风速转换成3s阵风风速,再进行最终的计算。这是为什么呢?

我们知道对于自然风而言,它是由两种类型的风荷载组成的:

周期较长的平均风荷载

周期较短的脉动风荷载

其中平均风荷载可类比为一种静态的力,而脉动风荷载因为其具有随机性,情况比较复杂。1967年,著名的风工程科学家-Davenport提出了一种方法来简化这种脉动风荷载的计算,称之为GLF(Gust Loading Factors),简单的来说就是在静态力上再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(阵风系数或风振系数)来拟真这类脉动风荷载。

而对于脉动风荷载来说,又有两种分量需要考虑:

背景分量,考虑风速的瞬时变化,阵风系数

振动分量,考虑结构的振动响应,动态放大系数

我们知道,国标GB50009在计算风荷载时有两种方法供选择:

计算主要受力结构时,考虑风振系数

计算围护结构时,考虑阵风系数

这里的阵风系数仅仅考虑了背景分量,适用于刚性较强的结构。风振系数既考虑了风的背景分量,也考虑了结构振动的响应,适用于刚性较弱的结构。

对于基本频率较高的部分固定支架和屋顶支架,仅考虑阵风系数即可,可以按照围护结构进行设计。

对于跟踪器这种风致敏感的结构,则需要考虑结构本身的振动对荷载的放大效应,需要考虑风振系数,应该按照主要受力结构进行设计。

阵风系数

如前面所述,当结构刚性较强时,则不需要考虑结构的振动响应,而只需要考虑风速的瞬时变化产生的效果,那么这时就只要在平均风荷载上(国标,欧标,日标都为10分钟平均风荷载)乘以一个阵风系数(Gust Factor)即可

下面我们就分别用美标和欧标来进行详细讲解: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美标的3秒阵风风速为40m/s左右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欧标的10分钟风速为30m/s左右

阵风系数是指瞬时风荷载(或风速)相较于平均风荷载(或风速)的比值。而随着高度的增大,脉动风荷载的效应降低,阵风系数也相应的减少。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阵风系数的计算图例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阵风系数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(来源:WMO)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阵风系数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大

(来源微信公众号:同济风工程)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与阵风系数变化趋势相吻合

通常我们把3秒的瞬时风速称之为3秒阵风风速(3s gust wind speed),对于欧标来说,系数Exposure Factor-Ce(z)就是将10分钟的风速转换成了3s阵风风速。所以这个Ce(z)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阵风系数。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10分钟风速(绿虚线)与

3s阵风风速(黑实线)的关系

对于美标,尽管也有Gust Factor-G,但是这个G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阵风因子,而是考虑了风速瞬时作用到结构面积比较大的建筑物上时,建筑物上各个区域的风压并不是瞬间都是相同的,实际风压会有折减,因此对于大型建筑物,这里G是取0.85。而对于跟踪器,因为其有效特征长度都在2~4米左右,结构比较“小”,瞬间的风压可以看成是相同的,所以在计算时应该取1.0。在进行风洞测试时,往往将G和CN(也就是压力系数Cp)合并在一起,取做GCN。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欧标/美标/加标

三种不同时距风速规范的计算对比

当我们找到每个规范里面的阵风因子后,不管是10分钟风速的欧标、3s阵风的美标,还是1小时平均风速的加标,就可以使用同一套3s阵风下的风洞系数了。

风振系数/动态放大系数

前面所讲的“阵风系数”,主要针对的是刚性较强的结构,对于像跟踪系统这样刚性较弱的结构,还需要考虑其结构振动所带来的额外风荷载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风振系数”。

对于国标来说,风振系数既包括了单纯的瞬时变化的脉动风荷载(相当于阵风系数),又包含了结构的动态响应。但是对于使用3秒阵风的规范,例如美标,只需要考虑结构的动态响应即可,这时需要乘上的系数则称之为“动态放大系数-DAF(Dynamic Amplificaiton Factor)“。

对于同一个角度,同一种设计的跟踪系统,影响DAF这种系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:

风速越大,DAF越大

结构频率越小,DAF越大

结构阻尼比越小,DAF越大

对于跟踪器来说,DAF数值的大小有时甚至可以到达5.0,也就是说实际考虑了风致共振后的荷载是静态风荷载的5倍。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跟踪器扭转模态时DAF随St数的关系

其DAF最高可达1.63倍

(来源:IFI文章-Peak Wind Loads on Single-axis PV Tracking System)

可以说,空气动力学分析在光伏支架设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,相比较结构力学或者材料力学来说,气动力学也是最有趣的部分。各位工程师在设计计算支架结构时,需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,对任何一个系数都要“刨根问底”,这样才能打破知识局限,更上一层楼

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坎德拉学院):台风区光伏支架“翻肚皮”| 阵风系数和风振系数取1.0?大错特错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相关新闻